
中国大陆五矿团体下属地产平台五矿地产近日公布从港交所私有化退市、另一家大陆民企上坤地产因年报「难产」被强制摘牌。今年以来,已有首创鉅大、大悦城地产、北京建设、 中泛控股和上坤地产等多家房企公布从港交所退市。分析以为在房市不振下,短期内,仍会有更多上市房企退市。
据大陆自媒体西安地产不完全统计,从2023年4月新力控股团体退市开始,截止2025年10月24日,已经有25家上市房企退市,其中A股13家、港股12家。再加上已经官宣私有化退市的五矿地产、大悦城地产,以及27日开始强制退市的上坤地产,这意味着有29家上市房企已经确定退市。其中,不乏世茂、阳光城、中南、蓝光、泰禾等曾经的千亿房企、中国TOP20房企。
大陆房产调研机构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以来从港股退市的大陆房企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私有化退市,包括首创鉅大、大悦城地产、北京建设和五矿地产,主要原因是业绩承压、市值较小、失往了融资平台价值,且增加上市地位的运营和维护本钱;另一类是被动退市,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触发了港交所退市条件,比如银城国际控股、中泛控股和上坤地产等。
界面新闻报导,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系列退市事件折射出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的资本重构趋势。在市场调整和企业发展的双重影响下,部分企业以多种形式加速出清。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一些股票资产面临活动性低迷、股本融资功能丧失的情况下,叠加市场的深度调整,自然会以为资本市场已失往价值发现功能,进而会有退市的操纵。
然而,目前仍有很多房企在自救,比如金科通过司法重整和引进战略投资人的方式解决清偿务题目,通过司法重整,引进战略投资;融创则通过债务重组和聚焦核心业务来维持上市地位,积极推进境内外债务重组,境内154亿元债务完成重组;境外95.5亿美元债以「债转股」为核心方案获得债权人支持。
另一方面,从市场角度来看,过往因注册制、上市标準灵活与国际资本聚集地而成为大陆房企上市首选地的港交所,随着大陆AI科技发展,加上大陆官方有意调整,港股现在成为科技股的温床。比如深度聚焦大陆核心科技资产及AI产业链的恆生科技指数ETF20日规模达港币443.91亿元,较年初激增214.16亿元,突显科技题材正成为当前拉动港股的主要动力。
0